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,下午3点放学,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。但现实是,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,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
除了完成作业,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,寻找自己“与众不同的亮点”。
田田的生活很忙碌,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,每天练琴外,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:
▎办校报,采访、写稿;
▎参加网球训练,每周1小时;和同学创建社团,去社区为植树筹款;
▎此外,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,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,她是难得的女队长。
每周放学后,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,做各种怪题难题,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。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。
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,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、奥林匹克科学社团、校报、数学队等。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,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“积分”。
通常,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,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,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;如果积分一直不足,意味着淘汰。有时候,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。
田田的周围,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,而这种氛围,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,当然,也夹杂着美式“高考指挥棒”效应。
一个残酷的现实是,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“特长”栏,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,表格下有“得奖地区:州、全国、世界”的等级提示。
如果不是成绩斐然,不算特长,特长必须“与众不同”。特长栏空白的学生,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。
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,曾感慨,“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,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,左右开攻!”数学、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,也是她的“擅长点”,她无疑是少数的“成功学生”。
美国教育很“美”?那是误读!
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?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。事实上,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,成绩优秀,追求卓越。
其实,考试和分数,对于全世界的孩子而言,都是逃不掉的魔咒。教育应该并不是培养仅仅会应试的能力,而是把全面发展和学业成绩有效结合。